第一季度钢铁工业生产与投资情况分析

2014-05-06 932

今年初以来,钢铁生产全球性恢复增长趋势不改,并且增速逐渐加快,中东、非洲、欧盟27国粗钢产量呈现出稳定、持续增长,中国内地粗钢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例同比缩小了0.03个百分点。从国内来看,粗钢产量稳步增长,3月份日均产量再创新高。受政策影响,华北地区粗钢产量大幅下降,但其他五大地区均不同程度增产,其中增产最多的省份为江苏和辽宁。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重点统计企业产量环比降幅较大,同比增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,产业集中度进一步下降。在宏观经济环境未有明显改观的情况下,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进一步萎缩,特别是炼铁业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出持续下滑的态势。

全球粗钢平均日产量连续3个月环比增长

3月份,世界63个主要产钢国家和地区生产粗钢1.41亿吨(14133.5万吨),同比增加368.10万吨,增长2.7%,增幅比2月份扩大2.1个百分点;平均日产量为455.92万吨,环比小幅增长1.36%,连续3个月呈现环比正增长态势。

3月份,扣除中国内地后的世界粗钢产量为7108.5万吨,同比增加217.10万吨,增长3.2%,增幅比2月份扩大2.5个百分点,比世界平均水平高0.5个百分点,比中国内地高1个百分点,这是继去年9月份以来连续第7个月呈现同比正增长态势;平均日产量为229.31万吨,环比微幅增长0.53%,连续3个月呈现环比正增长态势。这说明3月份扣除中国内地后的世界粗钢产量继续维持去年9月份以来的恢复性增长态势,而且增速有所加快。

第一季度,世界63个主要产钢国家和地区生产粗钢4.06亿吨(40567.7万吨),同比增加979.30万吨,增长2.5%;扣除中国内地后的世界粗钢产量为2.03亿吨(20297.7万吨),同比增加504.30万吨,增长2.5%,增幅与世界合计相同,略大于中国内地增幅0.1个百分点。

3月份,除中国内地外的年产钢5000万吨以上的五大产钢国家粗钢产量同比全面增长。其中,增幅最大的是韩国,同比增长8.04%,增幅比2月份扩大1.84个百分点;其次是印度,增幅从2月份的同比减小1.68%转变为同比扩大0.90%。平均日产量环比增幅只有美国小幅减小1.67%,其他4个国家均为扩大。其中,增幅最大的是韩国,环比增长4.79%;其次是日本,环比增长4.01%;增幅最小的是印度,环比增长0.01%。

中国内地粗钢平均日产量再创新高

3月份,中国内地生产粗钢7024.31万吨、生铁6154.53万吨、钢材9506.50万吨,分别同比增长2.24%、同比下降0.89%、同比增长5.00%,增幅分别比1月~2月份扩大0.58个百分点、缩小1.07个百分点、扩大0.12个百分点;平均日产量分别为226.59万吨、198.53万吨、306.66万吨,粗钢日产水平再创新高。

第一季度,中国内地生产粗钢2.03亿吨(20270.01万吨)、生铁1.80亿吨(17970.51万吨)、钢材2.61亿吨(26141.00万吨),同比分别增加468.88万吨、24.32万吨、1315.74万吨,分别增长2.37%、0.14%、5.30%,增速继续保持去年以来的钢大于铁、材大于钢的态势;平均日产量分别为225.22万吨、199.67万吨、290.46万吨,粗钢和生铁平均日产水平均创新高。

华北地区减产幅度最大

3月份,中国内地各地区粗钢产量同比仅华北地区出现了减产(-2.34%),其他五大地区均不同程度增产。其中,中南部地区粗钢产量同比增长8.18%,增幅最大;其次是西北地区,同比增长5.15%;华东地区同比增长4.78%,东北地区同比增长4.26%。第一季度,同样仅华北地区减产(-4.12%),其他五大地区均有不同程度增产。其中,增幅最大的是中南部地区,第一季度同比增长11.27%;其次是东北地区,同比增长6.45%。

第一季度,粗钢增产最多的省份是江苏和辽宁,减产最多的省份是河北,北京、天津、上海、重庆4个直辖市全部实现减产。第一季度,江苏省粗钢产量同比增长234.35万吨,增幅达到11.01%,其次是辽宁省(增幅达到9.13%);河北省粗钢产量同比减少244.03万吨,同比下降4.63%;4个直辖市中减产最多的是天津和重庆,分别减少37.43万吨和36.42万吨。

重点统计企业粗钢产量环比降幅较大

3月份,中国钢铁工业协会92家重点统计企业或集团生产粗钢5379.07万吨、生铁5239.43万吨、钢材5167.37万吨,平均日产量分别为173.52万吨、169.01万吨、166.69万吨,比2月份平均日产量分别下降2.56%、4.05%、3.46%。 考虑到部分新增会员企业未报2月份产量数据,则重点统计企业产量的环比降幅比上述更大。

第一季度,92家重点统计企业或集团生产粗钢1.59亿吨(15915.93万吨),同比增产543.01万吨,增长3.53%;其他企业生产粗钢4354.08万吨,同比减少74.13万吨,下降1.67%。重点统计企业粗钢产量同比增幅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原因,主要也是受部分新增会员企业未报去年同期数据的影响。剔除这一因素后,第一季度,重点统计企业生产粗钢15707.09万吨,同比增加334.17万吨,增幅从3.53%缩小到2.17%,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.2个百分点;其他企业粗钢产量为4562.92万吨,同比增加134.71万吨,增长3.04%,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。

这说明3月份和第一季度全国钢铁产量剔除新增会员企业因素后,主要是受其他企业产量环比、同比增幅较大影响,而重点统计企业产量增幅过小,导致产业集中度进一步下降。第一季度,在重点统计企业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5家的情况下,重点统计企业粗钢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却从81.02%下降到78.52%,而粗钢产量排名前10位的企业钢产量占全国的比重从44.31%下降到37.31%。

特厚板产量降幅较大

3月份,22大类钢材品种中,同比增产的有19种,减产的只有特厚板减产13.82%、中厚宽钢带减产6.75%、热轧薄宽钢带减产5.29%。在同比增产的品种中,增速最高的除其他钢材外,中厚板大幅增长19.86%、大型型钢大幅增长18.98%。日产量环比增产的有18个品种,减产的只有4种。在环比增产的品种中,焊接钢管大幅增长57.44%,冷轧窄钢带大幅增长45.38%,冷轧薄板、无缝钢管、中厚板的增幅均在20%以上;在环比减产的品种中,减幅最大的是厚钢板,同比下降13.46%,热轧薄宽钢带、中厚宽钢带、电工钢板(带)减幅均在3%左右。

第一季度,除其他钢材外,大型型钢、镀层板(带)、涂层板(带)、冷轧薄板、中板均同比大幅增长10%以上,同比下降的仅为特厚板、热轧薄板、热轧薄宽钢带、中厚宽钢带4个品种,其中降幅最大的是特厚板,同比下降13.49%。

钢铁投资进一步萎缩

第一季度,钢铁工业(包括黑色金属矿采选业、炼铁业、炼钢业、钢加工业,扣除了铸造业和铁合金业)本年计划固定资产投资额为8495.30亿元,同比从1月~2月份的增长1.91%转变为下降2.42%;钢铁工业实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为724.49亿元,同比下降7.30%,降幅比1月~2月份扩大6.34个百分点。钢铁行业成为第一季度全国19大行业56个子行业中,投资额同比降幅最大的行业。

在实际完成投资中,第一季度,炼铁业同比大幅下降43.01%,降幅比1月~2月份扩大21.27个百分点;钢加工业同比下降14. 24%,降幅比1月~2月份扩大3.81个百分点;炼钢业同比下降1.72%,从1月~2月份同比增长19.51%快速转变为下降;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投资同比继续保持增长,同比增长17.08%,增幅扩大2.92个百分点。

第一季度,钢铁工业新开工项目数量为658个,同比减少62个,其中钢加工项目减少54个。在投资方向上,钢加工业完成投资额为391.23亿元,占总投资额的54.00%,比1月~2月份下降0.91个百分点;炼钢业完成投资额为128.82亿元,占总投资额的17.78%,比1月~2月份下降3.71个百分点;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完成投资额为182.61亿元,占总投资额的25.20%,比1月~2月份提高4.12个百分点;炼铁业完成投资额为21.83亿元,占总投资额的3.01%,比1月~2月份提高0.49个百分点。

在钢铁行业本年资金来源上,第一季度,自筹资金占比为82.68%,比1月~2月份提高5.82个百分点;国内贷款占比为13.64%,比1月~2月份下降6.78个百分点。

第一季度,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为709.90亿元,同比下降7.54%。其中,民间投资额为563亿元,增长2.5%,占全国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完成投资的79.31%,比1月~2月份累计提高3.03个百分点。